2月10日,新春伊始,我校法学学科带头人刘晓山教授应邀参加了桐庐县检察院主办的检察理论调研座谈会。桐庐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祝红雨、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叶岚以及第一检察部主任、第六检察部主任等二十余名检察干警参加了会议。
2024年,桐庐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21起案件入选市级以上典型案例,其中2起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26篇检察实务调研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检察理论研究基地获评全省优秀基地。在研讨会上,桐庐县检察院干警介绍了该院在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并围绕“完善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究机制”、“行刑反向衔接可处罚性标准”、“完善公益诉讼可诉性判断标准”、“民事执行活动全程监督”等检察工作实践和检察理论研究中衍生的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刘晓山教授参加了讨论,就如何运用法学理论原理指引检察办案实践,提高办案实效的观念、方法与路径做了详尽的分析与阐释,并就近期该院检察理论研究的工作重心和选题提出具体建议。
近年来刘晓山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运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理学等传统部门法学知识指引和融入检察理论展开研究,分析和讨论检察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理论月刊》等知名期刊发表检察学理论文章十余篇,相关论文获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优秀成果等科研奖励。团队老师还运用“检校合作”机制,积极与中央、省、市、县四级检察机关展开科研合作:2022年,与最高检机关刊物《人民检察》杂志社专家共同主持完成了最高检理论研究课题《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研究》;2015年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负责同志共同主持完成了最高检理论研究课题《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诉关系》;2023年与玉环县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共同主持完成了最高检理论研究课题《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治理研究》;2024年与绍兴市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共同主持了最高检理论研究课题《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研究》;2024年与桐庐县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共同主持了最高检应用研究课题《未成年人罪错空间“阶梯式”预防机制构建》。
此外,刘晓山教授受邀参加中国犯罪学学会(秘书处设在最高检)的学术活动,担任该学会理事;团队老师撰写的相关学术论文获得了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励。2024年刘晓山教授还受邀担任了“浙江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检察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团队选派青年教师在湖北地区检察机关挂职服务,该教师撰写的调研报告《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专门教育中行使职权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受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的肯定性批示。


夏娜供稿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