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感染力与学生获得感,11月17日上午,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铁城报告厅迎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赵浪平副校长特邀本校商学院(法学院)法治研究院院长朱淼蛟担任主讲,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251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252班、工商管理252班以及公共事业管理251、252班学生,围绕“科技发展与法治未来”展开深入探讨。

朱淼蛟院长以“问题链”为教学主线,通过五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层次,系统剖析了科技发展为法治体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从理论源流出发,延伸至现实场景中的具体实践,以“剥笋见芯”的讲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对法律伦理、权利边界、司法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讲授过程中,朱院长不仅阐释了科技与法治互动的基本逻辑,还进一步提出了青年学子面对这一趋势应有的认知与行动策略。他强调,在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增强法治素养与科技认知,成为兼具创新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时代新人。
整场讲座融合案例分析与互动问答,形式生动多样,气氛积极热烈。朱院长富于启发性的讲授风格和贴近学生思维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好评。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堂课,不仅拓宽了对科技与法律关系的理解,也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数字时代中的责任与方向。
供稿:院办 编辑:唐奇 审核: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