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人生征途里,考试宛如一道道横亘眼前的雄关,“考”焦的情绪似浓重阴霾,悄然笼罩。可当我们回溯过往,那些穿越焦虑迷雾的瞬间,恰似熠熠星辰,虽微小却明亮,照亮了前行之路。每一次与考试焦虑的博弈,都是一场心灵的淬炼,在这过程中,我们探寻着破局之法,也收获着成长的力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应对考试焦虑的智慧天地。
(一)
首先接纳情绪,要明白在高压的考试氛围下产生焦虑很正常,别一味抗拒,允许它的存在。接着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应对考试”,重复强化,能重塑自信。还可以尝试冥想,每天15-20分钟,专注于一呼一吸,让杂念随气息飘散,放松紧绷的神经。这些心理调节方法能帮考“焦”人缓解焦虑,以平和心态奔赴考场。
——会计 ACCA241杨佳淇
(二)
考试焦虑,如同一片阴云,常常笼罩在学生们的心间。每当考试临近,那种不安和紧张便悄然滋生担心自己准备不足,害怕成绩不理想,害怕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在考场上,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大脑甚至会出现短暂的空白。然而,我们要明白,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动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成为阻碍。我们需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备者,用扎实的知识和自信的态度去驱散这片阴云,让考试成为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而非恐惧的源头。
——国贸 241王展菲
(三)
对抗焦虑最锋利的武器,是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包含认知防护罩(正念冥想)、能量补给站(番茄工作法)、信息过滤器(主题式学习),以及最重要的自我观测站(反思日志)。就像某位从焦虑深渊走出的高考状元在日记里写的:当我停止用别人的量杯丈量自己的成长,那些曾让我室息的数字突然变成了照亮前路的星斗。教育本应是点燃火种的仪式,而非浇灌焦虑的竞技场。当我们用神经可塑性原理重塑学习模式,用元认知策略构建心理防线,考试焦虑的阴云终将散去。这不是简单的压力管理,而是一场关于学习本质的认知革命--让每个求知者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在知识海洋中完成从被动应试者到主动探索者的华丽蜕变。
——法学 242 陈智昊
(四)
根据我之前无数次考试的经历和周围同学的心声,我认为考试焦虑主要是因为过度的自我期望和外界压力,比如家长、老师或伙伴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增加了心理负担。如何应对考试焦虑,我觉得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achievable(可实现的)目标,避免过高期望带来的压力,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认识到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也要与家人、朋友或老师沟通,分享自己的压力,获得情感支持。
——会计 242 冯屹龙
(五)
我们一同踏入成长与蜕变交织的旅程,探寻破茧的智慧。沉重的笔触是青春的烙印,题海的翻涌与倒计时的压迫皆化作晨雾,如一盏暖灯为迷途者照亮归途,如一双羽翼为追梦人托起曙光。知识的星火在求索的夜空中次第绽放,将焦虑的褶皱熨烫成攀登的阶梯。调整呼吸的节奏,重构思维的罗盘,让高效学习成为破局之钥--那些曾被焦虑遮蔽的风景,终会在从容的步伐中渐次明朗。
——法学 241徐可涵
(六)
科学的方法是破局的钥匙,解开考试焦虑带来的困扰与迷茫。积极的心态是心灵的护盾,抵御考试压力带来的焦虑与烦忧。温暖的陪伴是心灵的暖炉,驱散考试重压下的孤独与焦虑。贴心的鼓励是焦虑的解药,拂去考试带来的紧张与不安。穿过焦虑的湍流,于忙碌的备考中寻得从容,让每一个挑战都在淡定中化为进步的阶梯。跨越压力的鸿沟在枯燥的学习日常里觅得乐趣,让每一次拼搏都在轻松中绽放希望。
——国贸 241 张莉
【拯救"考"焦人行动指南】
考试焦虑急救箱:
1️.拆分目标法:将大任务切成“一口能吃下”的小块(如:每天只攻1个题型)
2️.呼吸重启术: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3️.物理隔离术:设置45分钟专注结界(手机开勿扰+物理锁机盒)
能量补给站:
1.建立“成就银行”:每天记录3件小胜利
2.设置焦虑闹钟:每天固定20分钟“烦恼时间”
3.启动身体革命:晨间10分钟开合跳(多巴胺比咖啡管用)
终极武器:允许自己“暂时迷路”,把焦虑值可视化(画焦虑曲线图,你会发现峰值在递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考试焦虑不过是人生乐章中的一段插曲,而合理应对的方法则是弹奏出和谐旋律的音符。我们无法阻止考试焦虑的偶尔到访,但我们能以智慧为笔,以勇气为墨,书写驱散阴霾的篇章。愿这些应对之策成为大家的坚实羽翼,助力我们在考试的天空中从容翱翔,无畏“考”焦,向着理想彼岸稳步前行。感谢收看小站的一期一心第一期,我们下次再会!期待下次与大家再度相逢,共探人生的更多智慧。
文字:商学院(法学院)心理站公管241张鑫宇、公管242姚宗鑫
初审:林 立
终审:周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