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山海青耕团”奔赴浙江苍南参加“青春季”系列活动,以扎实的调研、创新的实践和深度的交流,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传承非遗文化的青春担当。团队活动分为两个阶段,成果丰硕。
第一阶段:汇智青春季,共绘山海图(8月4日-8月7日)
8月4日,山海青耕团满怀热情抵达苍南青春季公园,正式开启了本次实践之旅。在入营仪式上,团队成员与其他高校学生代表一同登台,展现了我院学子的精神风貌。


随后的几天,团队积极参与了项目汇报与论证环节,围绕“山海青耕”的实践主题,展示了精心准备的项目方案,与专家、导师及兄弟院校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汲取宝贵意见,为后续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还积极对接当地调研资源,深入基层,为项目的落地实施寻找支撑点和突破口。

实践活动的高光时刻之一是充满温情的“星空夜话”活动。在青春季公园的璀璨星空下,团队成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围坐畅谈,分享实践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共话青春理想。轻松愉快的氛围加深了彼此了解,也激发了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


第二阶段:巧手系青创,非遗结情缘(8月10日)
结束营地集中活动后,山海青耕团迅速投入新的实践。8月10日晚6:30-8:30,团队在苍南成功策划并举办了 “四链赋能·青创结缘”非遗结绳创新工坊。活动依托本地渠道广泛宣传,开放报名后反响热烈,名额迅速报满,甚至吸引了众多未报上名的青年前来咨询,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活动内容丰富而富有深意:
政策启航: 团队首先向参与青年介绍了浙江省大力推动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赋能地方发展的政策背景,以及鼓励青年人才入乡返乡创业就业的“青年入乡”计划,为活动奠定政策认知基础。


特色茶饮:苍南地区拥有悠久的杨梅和荔枝的种植文化,伴随《长安的荔枝》电影出圈,团队成员为大家准备并现制作了杨梅荔枝饮。


非遗体验: 活动特别邀请到苍南当地非遗结绳技艺传承人黄老师亲临指导。在黄老师细致耐心的讲解和示范下,青年们亲手体验了传统结绳技艺的魅力,一根根彩绳在指尖穿梭缠绕,化作精美的绳结。



传承对话: 黄老师不仅传授技艺,更深情分享了她坚守非遗结绳艺术、探索创新转化之路的艰辛历程与宝贵经验。她如何将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市场价值结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青年,引发了关于非遗保护、创新与创业的热烈互动交流。


寄语未来: 活动的尾声充满仪式感与期许。每位参与者将自己对苍南发展的美好祝愿、个人未来的青春梦想,认真书写在彩色便签纸上。这些承载着希望与承诺的便签,被精心系在亲手编织的结绳上。最终,一条条满载心语的“结绳心愿签”被共同悬挂在象征希望的“理想之树” 上,形成了一道亮丽而动人的风景线,凝聚了青年们扎根乡土、共筑未来的决心。



结语
“山海青耕团”在苍南的行程,从青春季营地的汇智聚力,到独立策划非遗工坊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商院学子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动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和行动力。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智慧赋能发展,用巧手联结古今,在苍南这片热土上,编织着属于绍理青年、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梦想。山海有情,青耕不息,他们的实践故事仍在继续。
文字、摄影:郜永恒、陈颖
初审:陈煌狄
终审:周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