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党团建设 >> 正文
党团建设

专业介绍|会计学 本科 学制四年

2023年06月05日 17:02  点击:[]

专业名称:会计学

厚德守诚  创富理财

所属学院:商学院

宣传语: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系统掌握会计、管理、经济、IT技术和法律等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具备运用会计信息参与组织决策和价值创造的能力,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审计、财务及信息化决策等相关工作,具有数字化思维的“精专业、通业务、善管理”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会计人才。


专业建设概况:

会计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2014年开始独立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合作创办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方向班,2018年被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同年创办卓越数字化管理会计师创新班。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20多届“精专业、通业务、善管理”的本、硕毕业生,为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西、贵州、云南等地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会计人才。

会计学专业拥有坚实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校友网络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在校学习、继续深造、实践实习与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拥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1人,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2人,绍兴市会计领军人才2人,绍兴市会计专家库入库专家5人,校内专任硕士生导师21人和校内外兼职硕导4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7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会计学专业还聘请了多位高级会计师等业内精英为客座教授和实践导师。专任教师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突出,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荣获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财务会计课程团队,连续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或课改项目4项、校厅级教改项目6项,专业主干课程中先后有6门已建成为省、市、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主编出版专业教材26本。重视教书育人,教师连续荣获校教学优秀奖达18人次。

会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训练,坚持产出导向,制定了以基础能力训练为基础,以“IT+会计”相融合的专业能力,以及具有“规划与报告、决策、营运、科技与领导力”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构建了“课程为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基地支撑、全程覆盖”的五位一体、多维多层次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浅入深、校内外实践并重,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的师资团队、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完备的教学管理,使会计学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竞赛、高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ERP沙盘比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较为突出。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高校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学生高度认可和评价。


专业特色:

依托“绍兴—中华会计文化起源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大禹精神,启迪学生传承历代会计名家的智慧,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三个融合”(业务与财务融合、信息技术与会计融合、会计与文化融合),打造“智能财务一流课程群”,发挥绍兴会计文化地缘优势和国际化产业集群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的“讲品德、精专业、通业务、善管理、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会计人才。其中,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方向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数智化时代会计行业的新需求,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胜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会计、财务、税务、审计等相关岗位工作,具有数字化思维的“讲品德、精专业、通业务、善管理、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会计人才。

主干课程:

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CPA经济法、CPA税法、会计数据技术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业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智能财务与经营分析、Excel VBA财务建模、财务共享、RPA应用与开发。

师资力量:

会计专业拥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1人,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2人,绍兴市会计领军人才2人,硕士生导师2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7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


专业学习要求:

诚实守信,善于沟通,洞察力强,数字敏感,学习态度认真,专业兴趣浓厚。


就业去向:

德勤、安永、天健、立信、天平、中汇等会计师事务所,精工集团、三力士、万丰奥威等知名上市公司,浙商证券、西南证券、绍兴银行、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以及自主创业、考研或出国深造,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上海、杭州、绍兴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

绍兴医药化工产业、金属加工产业、机电产业、黄酒酿造产业等制造业发达,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本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居浙江省内地级市首位,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


成才学生典型案例:

个案一:

斯枫,女,绍兴高专管理系财会专业93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1994年考取注册会计师(CPA)资格,2000年获高级会计师职称;后又取得资产评估师资格。连续3届被聘为绍兴市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上市公司协会财务总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浙江省优秀注册会计师、越城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2012年当选绍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2016年当选为江干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从业经历:1993—2003年绍兴会计师事务所国内业务部副主任、主任、副所长;2003—2009年绍兴市越城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2009—2016年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兼浙江中轻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3月至今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职业感悟:癸酉仲夏毕业至今,从审计开始,经历多个岗位,涉猎甚广,倏忽二十余年,回首来路,感悟有三:

其一,兵书千卷。时时不忘学习,处处不忘充电。学校所学,只是基础,一出校门,新学伊始,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新的知识支撑。城改办工作期间,涉猎资金、财务、基本建设管理、土地收储规划管理、合同管理、人事后勤等工作,无一不需要学习。在轻纺城股份公司工作期间,主抓公司制度重构、担保公司经营运作等,更需要从全局眼光,跳出财务框架去寻觅解决之道发展之道,此时唯有学习才是面对所有新挑战的底气和支撑。所幸,一路过来还算从容。及至去年到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在中国资本市场塔基开展工作,有全新的业务需要面对,更需要时时学习新的前沿的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二,养兵千日。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参加工作的前3—5年,千日之期,是个人积累、积蓄力量的最佳时机。牵绊少,时间充裕,当心无旁骛,戒骄戒躁,潜心学习和思考。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急于求成。要给自己时间,从细微处着力,磨砺自己,沉淀自己。所谓积微速成,积羽沉舟,便是如此。在会计事务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内外资企业的审计、鉴证、复核及各种面向社会的培训等工作。这段时间,既带团队,做具体项目,又兼职培训师资,虽日夜忙碌,但时时弥新,对自己的提升大有裨益,所有执业资格都在这一段时间取得。

其三,胸有千壑。目标是一个人努力进步的动力之源。胸有千壑者,既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手段。人立于世,当有自己的愿景,近期、中期、远期,应当清楚明白,心有定数。工作初期,忙而不乱,对自己何时考取何种资格,何时完成何类学习,何时完成何种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此之谓也。

母校回顾与寄语:感谢母校,感谢我的老师们,学校三年赋予我足够的专业底蕴,祝福母校桃李芬芳!

个案二:

徐锋,男,会计专业2011届毕业生,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CIA)。2011.6—2012.3,历任长江精工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助理会计、会计;2012.10—至今,历任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专管员、子公司财务经理,主要从事工作是子公司各项合同的风险把控、资金管理、税务管控、财务分析、预算管理以及作为子公司管理层办公会成员,参与公司各项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

职业感悟:从经管学院毕业以后,我一直在从事财务工作,从最基础的助理会计做起,做到现在一个财务部门的经理。会计工作不需要换得很频繁,虽然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话是没错,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特别需要稳定的人员。现在的财务工作已经不是简单地做分录和做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复合型的财务人,基础工作有用友、新中大、高达甚至高端的SAP等系统帮你完成,只有上升到决策层面的,才有我们财务人可以体现价值的地方。

母校回顾与寄语:回顾母校的大学生活,很感激会计系的老师们,在校期间积极鼓励我们将来要考注册会计师,鼓励我们走高端财务路线。这些教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影响着我们今后走的路,希望母校越来越强,培养更多在各行各业的校友,希望我们的会计专业培养出更多的CPA和CFO。


教授推荐

专业名称:会计学

专业导游:商学院       刘晓静教授


问题1: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会计学是借助货币、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监督并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活动多种多样,而会计就是“商业语言”,只有使用相同的语言才能进行相互交流、比较和估值。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但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会计准则还是略有差异。

 

问题2:选择我校会计学专业就读有何优势?

我校会计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2014年开始独立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合作创办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方向班,2018年被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同年创办卓越数字化管理会计师创新班。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我们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培养数字化背景下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训练,融合“IT+会计”,构建了“课程为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基地支撑、全程覆盖”的五位一体、多维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会计学专业拥有坚实优秀的师资力量。目前,拥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1人,绍兴市会计领军人才2人,绍兴市会计专家库入库专家5人,学校教学名师2人,校内专任硕士生导师15人和校内外兼职硕导4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7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财务会计课程团队,专任教师连续荣获校教学优秀奖达18人次。


问题3:会计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会计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涉及财务类、法律类、管理类等相关知识领域。会计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包括会计学专业导论、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数据技术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业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智能财务分析、审计学、经济法与商法、CPA税法等课程。会计学不仅对数学和统计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推广运用,还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当然也还要求掌握基本的专业外语知识。


问题4: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什么素质?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原则。财务岗位比其他岗位更需要职业道德约束。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财务信息虚假的问题。“不做假账”,是最基本的底线。

其次,需要认真、细心、有毅力。这应该符合大家对会计专业的基本判断。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相当繁琐,不允许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错误,而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是基本保障。

最后,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会计并不只是经济活动的记录,还要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预算编制、财务分析、成本控制等,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在正确决策的基础上,获取收益并提升价值。

 

问题5:在会计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首先,会计学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非常多。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标准。初入门时学生可能会觉得专业知识枯而涩,只要越过这个障碍,你便会觉得豁然开朗,进而发现其乐无穷。

其次,会计知识和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企业实际业务,因此有可能在学习中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这时候同学们就需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参加相关企业实习,还要抓住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如经常翻阅财经杂志、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参加案例分析比赛等。


问题6:社会上是否对会计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很多人认为会计就是记账,那何必学习四年?其实,记账仅仅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我们学校会计系,你能学到的不仅仅是记账,更关键的是要利用大量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公司治理等企业价值创造的全部管理过程。

其次,目前经管类专业会计学专业并不是文科专业,而是文理兼招的。相对于偏好文科的学生而言,可能理性的具有较好逻辑思维的同学学会计专业更加合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会计专业。

 

问题7: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生大致有哪些去向?

目前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事务所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可分为三类:一是“做会计和财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岗位的财会人员,大约占毕业生人数的80%左右;二是“查会计的”,即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大约占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三是“管会计的和研究会计的”,即从事政府机关会计和税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大约占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


问题8:会计学专业有哪些优秀的教授?

杨智杰: 教授,会计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会计理财史、会计文化和公共经济史。兼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特聘访问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会计博物馆《会计史学刊》编委、中国会计史文博馆筹委会委员、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筹委会专业委员,绍兴会计文化研究会会长。在《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和参编著作9部;作为核心成员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各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201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入选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和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负责的史料馆系全球第一家注册会计师行业史料馆,并被全国专业会计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为全国270家高校专业会计硕士(MPAcc)教育基地。

张炎兴:教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浙江模式以及阳明学研究。在《学术月刊》、《会计研究》、《当代财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成果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市级成果奖多项。

赵秀芳: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三层次人才,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在《学术月刊》、《当代财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成果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各1项,市级成果奖多项。为绍兴交投集团、精工集团、会稽山集团等多家公司进行业务培训,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市县级“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刘晓静:教授,瓯江青年社科学者,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审计、生态经济学及大数据审计。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SCI/SCI/EI收录8篇;主持或主要参与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许庆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成果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尹启华: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政府会计及审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和省部级课题8项,主持厅级课题6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在《中国管理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系学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和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曾入选高校“百青”人才培养计划,系首批应用对策类学术研究骨干和首批嘉兴市会计专家服务团成员。指导学生团队获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兼任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硕导。

马家喜: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财税政策/理论/实践、技术创新及管理;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在内的教学科研项目近20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包括科学学研究、管理工程学报、管理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软科学等杂志,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吴大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在《浙江金融》、《财会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4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多项。

邢小玲: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内部审计师。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实务,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财会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成果获校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带领学生参加财会信息化竞赛并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励。

刘广瑞: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在《宏观经济研究》、《投资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

李卫斌: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在《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审计》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2部。

胡素华: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带领学生参加财会信息化竞赛并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励。

黄苏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绍兴市会计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在《财会月刊》、《财会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教材4部。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带领学生参加财会信息化竞赛并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励。

罗珊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审计学、政府会计。在《财经理论与实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绍兴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

刘三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价值流、废弃物资源化、闭环供应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在内的教学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问题9: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会计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现实中,会计学专业的人才需要运用财务和会计知识从事传统的记账、管账等基础工作,但这远远不够。实际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支付、云计算的背景下,需要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关心企业战略的发展和营运,要求财务人员参与从战略计划管理到资源配置,从流程系统管理到业绩评价再到公司管理控制等战略管理及其实施过程中大量的财务、业务、资产、产权等的管理整合。因此,现实要求财务人员做到业财相融,需要他们学习更多的综合性知识,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和管理,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指导老师:王一帆



上一条: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学制四年

下一条:专业介绍 |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返回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 邮编: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