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三月即将入末,可我们与病毒的战斗却从未止息。商学院的莘莘学子,面对严峻的形势,积极弘扬时代正能量,用自己的创作为“疫”发声,呈现了时代青年的担当意识和青春力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文字篇
法学191的陈佳佳同学在疫情中看到了世间环环相扣的美好,医生护士的清澈眼眸,勇赴一线的逆行身影,举国上下的团结一心,开出了废墟间朵朵洁白的雏菊,让我们相信,春暖花开之日很快就会到来。
我们在春暖花开之日重逢
有那样一双双眼睛,它们最清澈也最温柔,他们是护目镜下医生和护士的眼睛。戴着口罩,全身武装,只露出一双双眼睛,眼睛下是或深或浅的黑眼圈。他们的脚步匆忙,有的连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都没有,病人都在等着他们。他们的眼睛会“说话”,诉说着坚定与责任,诉说着保证更多病人的安全的义不容辞。当他们摘下口罩,我们还能够看到他们脸上深深的印痕,这些印痕是长时间佩戴口罩留下的痕迹,是他们的付出的见证。巨石上的坑与裂痕是风雨的雕琢,他们脸上的口罩的印痕则是汗水的打磨。所有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也可以是巨石般的存在,他们和病人们一起,共抗病毒,绝不动摇。
有那样一群人,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最有力的身躯和背影。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号召群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则毅然前往疫情一线;七十三岁的李兰娟院士走进ICU病房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守护在大大小小的高速公路和村庄门口的交警们,不曾被风雨、大雪击退,哪怕有时都来不及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他们所有人都是英雄,是他们让待在家的人民和所有的病人能够安心,告诉我们他们都在。那些背影留给了他们的家人和人民,各地的医护人员坐上前往疫情一线的车。他们的背影告诉我们:抗疫,我们不会缺席,亦不会后退。告别家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
有那样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由全国上下、各个地区的人民的责任感和善意的汇集的,这股力量叫做团结。我相信它的强大足以胜过世间万物。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有科研人员日夜为抗疫疫苗和药物而奋斗,有不断涌向疫情一线的医疗队和军人,有各个地方运往湖北的水果和蔬菜,有大家共同筹集的捐款和尽最大的努力寻找的急需的医疗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有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可能在和疫区人民共同奋斗。这股力量的凝聚成为疫区的后盾,成为国家的靠山。共抗疫情,我们一直在一起,没有人会放弃。一起加油的这股劲一定可以打倒疫情。

疫情带来的痛苦令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资源稀缺,人心惶惶,但会计ACCA191班的同学们始终相信,风雨会被彩虹消散,黑暗会被光明覆盖,不要害怕短暂的阴霾,没事的,我们一起熬过去。
众志成城抗疫情,武汉加油
2020年的开头,一场疫情,砸入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武汉蔓延,席卷全国,恐惧、担忧。口罩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远,我们看不清彼此。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变得小心翼翼。一纸告示,两地思念。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这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春节,车站空了,街道空了,商厦空了,每一片华灯璀璨,都覆上了一层阴霾,原本热闹的景点,此刻陷入了沉睡。只有救护车24小时不间断通行。可是人间再冷,总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夜以继日的一线战士,坚守岗位的每一个人,为了让阳光再次亮起,为了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因口罩被拉远,他们正在和时间赛跑,用双手支撑起双手,用生命点燃生命。“国家有难的时候就应该上,没有什么理由,我们连命都豁出去啦,还要什么头发?”近日,各医疗队驰援湖北,为方便穿防护服,不少女队员剪掉头长发,奔赴战场。足以见得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忱之心。此外,为控制疫情,如今武汉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每户家庭每三天派一人外出采购等。某武汉市民对此表示,最开心的事是在超市收获“续命宝藏”手撕蟹味棒,而街道里的消毒水的味道也比任何香水都让她安心。陈清波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第一批治愈出院的危重患者。他说,自己也曾很慌,是医护和家人的鼓励让他积极面对!痊愈后,陈清波每天都坚持跳绳锻炼,还主动联系医院捐献血浆。他给病友们留言:“主动积极面对,病就好得更快。我们团结在一起,大家要有信心!”
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防护服,医用口罩,药物等短缺资源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甚至是八十岁的老奶奶也捐出了自己库存的四千元,还有一些人当被问到叫什么时,他们会说到我叫中国人。
我们满怀期待,总有一天会摘下口罩,走出家门,和爱的人团聚在一起。痛快的咬一口面窝,吃一碗热腾腾的早餐。一座座城市会再次醒来。即便夜深依然川流不息,街头巷尾再次挤满行人。笑容重新回到每个人的脸上,因为我们依然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认真记住此刻,我们期待更值得的未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面对疫情,团员青年也拿出了应有的担当,在坚守后方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抗疫前线的一举一动,并向抗疫路上的逆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逆行奔赴战场的样子,真美,我们以你们为荣。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团员青年永担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难当头,一大批想钟南山院士一样的白衣天使和军人们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奋战的几日后,党中央更是做出党员冲锋一线的指令。本应是一年工作后与家人团聚,喜乐融融吃着年夜饭的喜悦气氛,而如今他们却依旧甚至更甚的每天超负荷的工作着,而且为了节约紧缺的防护服,他们尽力避免上厕所,因此整天不敢喝水,当战斗终于告一段落,脱下战袍时,谁都不知道,湿透他们的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他们只不过是换上了天使的衣服,学着前辈大人的样子奔赴战场,他们大都是90后,是非典那年都还需要人们呵护的孩子,而如今已成为了此次抗战的生力军。所以不要再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已然长大,肩负着责任奋勇前进,他们已经成长为敢于牺牲的子弟兵,此时此刻,他们是赤胆忠心的和平守护者,是疫情路上最美的逆行者!
在疫战面前,你们不是一个人,全国人民都将是你们的后盾。李文亮敢为人先,打响抗疫第一枪;耄耋高龄院士钟南山再度披甲上阵;B站博主“回形针”科普抗疫知识;韩红、巴辛等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保障后方;央视春晚推出特别节目为武汉加油,温暖了每一个抗疫英雄;被保护的我们,则好好待在家里,谨遵嘱咐,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为疫战做奉献。不光是我们中华儿女,我们的邻国兄弟们也是鼎力相助,大批大批的物资输入。正印实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经过几十天的艰苦奋战,不负众望的,疫情出现的拐点,相信过不了多久定能迎来好消息。

在工商192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世间冷暖,也感受到了铁骨柔情。没有人生而无畏,只是甘愿舍己为人,万千星光终将照彻黑夜。最后,我们都希望世间再无苦难,那就让我们携手共盼,春回大雁归。
为了春回大雁归
那座城市,满目疮痍,那条路,人影渐失,当前线的记者在无人的武汉大街上哽咽着嘶喊:“这是我的武汉,我的武汉快点儿好起来快点儿好起来。”当前线的大夫和分布已久的女儿隔着隔离带拥抱的时候,当一位男医生说着一名患者忽然哽咽。他说:“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孩子。”
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也没有谁天生就英勇无畏,也没有谁不畏惧死亡,不畏惧离别。在凛然的严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在黑暗与光明的抉择中,总有人选择了敢为人先,如钟南山一般的逆行者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他们放弃家人团聚,将几岁的孩子扔在家里“独自坚强”;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迎难而上,治愈祖国的创口;他们按下红手印,说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一份不留名的物资、一个无声的背影,他们身体力行的诠释着鲁迅的那句话,争做国家的脊梁。
我们从未想过当我们与生死赛跑会是何种模样,我们也从未如此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每天一睁眼便查看疫情状况,想尽一切的办法捐钱、捐物,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他们说“要把钱捐给武汉”。68岁的拾荒老人李学明,在政府值班大厅放下一沓钱便转身往外走,而这10071元,是老人五年来打零工、捡瓶子所攒的积蓄;浙江湖州83岁的林大爷靠回收废品维持生计,却捐了10000元,并直言,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总有一些人,即便生活不易,却心存大义。
在冰冷无情的疫情面前,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再次展现,震惊世界。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同时与时间赛跑,与病魔竞速,再创奇迹。如果说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片红色给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给每一个咬牙抗争在前线的白衣英雄们带来熨帖。
山河虽冷,人心尤暖。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无数的勇士拼尽全力,为了日出东方,为了迎来黎明,为了春回大雁归。
武汉加油
厚土埋葬初春的种子
寒流吹跑新年的欢闹
候鸟纷纷归巢
独留黄鹤
遥忆金樽对碰
驻望炊烟起伏
但是黑夜总会过去
无声息
漫天白雪便纷至江城
化作漫天繁星
给死寂的空城带去唯一的光亮
渺渺光辉凝聚成实芒
化作粗犷厚实的手掌
托起众生的希冀
化作纤细玉洁的手指
拈燃生命的火光
国人们都在关注着这场大雪
时间的频率接上城中的脉搏
我们同呼吸
我们在祈祷
我们都在这
碎碎语武汉终归安好
雪化了
化成了水
顺着溪流蜿蜒而下
流过了一道道坎
流经了一片片土
最终汇入长江
滔滔不绝滚滚不息
没人会记住每一滴水的名字
但他们都有一个不朽的名誉
叫做长江
新雪很快盖上了旧雪
又是一切如初的安详
厚土里的种子
在雪水的滋润下
在光辉的照耀下
在众生的期盼下
也势必会破土而出
大声宣告
他叫希望
映日里的梅花
如初盛开
并未因为这场灾难而没了盛开的理由
悄悄的跟我们讲着上一年里
归元寺里财神到
东湖二梅竞相放
庙会锣鼓车流灯火
总之往年的种种
今年还都会有

此次疫情再度发人深省,天灾还是人祸,也许我们做的真的还不够。ACCA181的同学们对本次疫情进行了深刻反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敬畏自然,何止为己,皆因身为万物灵长。
对自然的敬畏
如果人类对自然不敬重,那么换来的就是血一般的教训。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发生的新冠状病毒,导火索是可与多种烈性病毒共生纯的蝙蝠,去年在内蒙古发生的鼠疫,病源是呆萌可爱的土拨鼠,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是果蝠。人类一次次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小到生命个体命丧黄泉,大到一个地域的人风声鹤唳,如惊弓之鸟般遁藏。旅游困顿,自由受限,经济受阻也自然是不争的事实。而反观这次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海鲜市场,就不能不说触目惊心:名为海鲜,标有野味的商家标牌却赫然醒目,标有各种也为价格的价牌详尽得也是叹为观止,售价六十的活鹿,伍佰元的孔雀,四千元的鸵鸟,SARS病毒的携带者果子狸等野味更是应有尽有。
人类终究为贪婪,无知又再次付出高昂代价,无畏的利欲熏心的人类啊,不知敬畏自然,不愿远离野味,可悲可笑。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石。

正如歌词里说的
我们相信天空的辽远蔚蓝
我们相信人间的大爱温暖
我们相信铿锵的誓言
我们相信生命的平安
疫情过后
请拿出鼓动风云的勇敢
穿越人海
去拥抱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