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与项目
科研论文与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论文与项目 > 正文

电子商务----非典与中国的电子商务

2005年09月16日 00:00  点击:[]

摘要:在非典肆虐期间,传统商务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电子商务却充满了商机,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非典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在此期间发挥出的作用、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关于如何促进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主题词:电子商务; 非典; 商业模式

非典(SARS,非典型肺炎)是一种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的非典疫情如同一个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各行各业都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商场门庭冷落、展会推迟、客商却步、订单取消,此时传统的商业模式明显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在一定的条件下刺激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网上商店、网上银行、远程教育、电子政府、税务电子化、旅游业电子商务等等。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积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与消费方式,在网上发布信息、洽谈贸易、签订贸易合同,到网上购物。

1 非典给传统商务活动带来史无前例的冲击

非典由于最早一例是在中国广东发现以及很快在国内各大城市迅速传播开来,很多外商都因此而放弃来中国签订单,为了防止非典从中国带到本国,很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从中国大陆来回的商人都要隔离等等。这种情形,不言而喻挡住了外商来华的脚步。

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受此次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面临了新的问题,非典造成了人员流动不畅,外商来洽谈业务大幅减少等问题,特别是对产品出口型生产企业影响较大,由于部分外商取消订单或暂缓出货,许多外贸活动纷纷取消,不少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难度加大。

我国一些重要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被取消或推迟。原定于2003年4月2日和3日在上海举行的2003基金世界中国年会、2003年4月14日至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商务峰会等均因此次疫情而推迟。

2003年4月15日至20日的广交会在非典肆虐期间召开,大批跨国采购公司或制造业代理商、进口商取消中国之行,或推迟中国团组出国洽谈的日期。一共只有来自1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400多位客商与会,与2002年春季广交会到会客商逾12万人、出口成交额168亿美元比较,均有大幅下降。

由于瑞士政府禁止香港商人进入,香港代表团无法参加在巴塞尔举行的世界珠宝及钟表展览会。珠宝和钟表是香港本地生产并出口的最大商品,年销售额400亿港元(约25%的订单来自巴塞尔展览会)。据香港贸发局估计,因展览遭拒,香港方面的直接损失达5000万元。

非典的强传染性还导致许多人抛弃了原有的传统购物模式,闭门不出,远离了曾经熙熙攘攘的超市、大商场,一时间营业场所的销售额和客流量急剧下降。

2 非典给电子商务带来无限的商机

2.1 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电子商务可真正形成全球化的市场,实现跨地域的、即时的交易。它直接改变了商务活动的方式:贸易磋商的方式、买卖的方式、售后服务的方式。和传统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1.1贸易磋商的方式。电子商务能使企业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在互联网上宣传企业形象、发布各种商品信息,客户也可以快速查到所需的商品信息,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传统的广告宣传相比,网上广告成本低,信息量丰富。

无论对采购方还是供应商,传统贸易要求双方一对一形式见面洽谈,而电子商务可使交易双方借助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News Group)、讨论组(Chat)、公告板(BBS)等及时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在网上进行咨询和洽谈,超越了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

2.1.2买卖的方式。电子商务的交易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对网上交易活动过程中的人、财、物,包括客户和本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和管理,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企业的网上订购系统可在商品的介绍页面上提供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表格,客户订购信息采用加密的方式传送,使商业机密不会泄露。网上支付由银行、信用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电子帐户管理等网上操作的金融服务。客户和商家可采用信用卡、智能卡、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来进行支付。电子支付方式可以节省交易的开销,使支付过程安全、快捷、方便。电子商务通过服务传递系统,在网络中进行物流的调配,将商品尽快地传送到客户手中。

2.1.3售后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及时收集客户对商品和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些反馈意见有助于企业提高网上交易的售后服务水平,促使企业进一步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了解市场的需求,发现更多的商机。

总之,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的全部过程的服务。企业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可以降低获取信息、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的成本,减少商务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时间,降低库存成本、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具有远距离、非接触以及与空间、时间无关的特性,特别是它的“非接触”的特点,在非典这一特殊时期更显出极大的优势。

2.2 电子商务出现新气象

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1999年底,正是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7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到2000年,变成了700家,但随着纳斯达克指数下挫,随后电子商务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沉寂期。到2002年底,中国的网民大概是5910万人,占全中国人口数的4.6%。在广州大约80%的人上网,但真正接触电子商务的仅占4%。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却让电子商务重放异彩。非典使得人们在消费中更倾向于卫生便捷的电子服务,迫使消费者和商家迅速接受新的交往、交易和服务方式。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对此次疫情的控制,还带动了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2.1 通过网上商城和电子定单来购物

超市、大商场在这个非常时期不再是人们购物的最佳首选地,而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站吸引了人们。国内电子商务此期间业绩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易额的大幅增长,二是客户量的大幅增长。

在疫情爆发前,国内著名的BtoC网站卓越网就在销售方面取得了骄人战绩,2003年3月份,该网站网上购物的销售额达1200万元人民币。非典的到来,更是给卓越网带来了利好商机,据调查,卓越网4月份前20天销售额即达到1500万元,在日均订单量方面,非典时期为日均5000例,日均销售量为50万元。在客户方面,卓越北京分公司4月份客户数比3月份增长了1.5倍。

易趣网是有名的CtoC网站,也是全国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据赛迪网调查显示,2003年4月,易趣网日成交量连攀新高,日均达到4万笔,而3月份日均交易3万笔。

2.2.2 通过在线展台和网上招商做生意

2003年春季广交会现场交易减少70%以上,但是网上广交会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广交会开幕的第二天,网上广交会就如期推出,当日的访问量就达到了368万次,网上广交会的注册国外客商和国外供应商也分别猛增到5万和1万,客商增加量是原来的5倍。

据相关的资料统计,知名的BtoB网站阿里巴巴2003年第一季度的注册用户数比2002年第四季度提高了50%,达到了190万。网上每天的交易信息也从2002年的每天3000条上升到每天10000条。70%的企业开始注意使用互联网络,通过网络联系日常业务,并强化了网上商务的使用频率和程度。在这段非常时期,商人们更多地开始借助于不受时间、空间、疾病、战争等影响的互联网来做生意。当人们对非典的普遍恐慌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时,网络上的贸易行为呈现的是明显的上升趋势。

2.2.3 通过网络教室和空中课堂来学习

教育部批准的67所网络大学在非典时期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普通在校生和离校学生以及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一起体验远程教育。北京所有高校充分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学院,让离校学生离校不停课。

北大附中网校推出了"非典时期学习方案",凡是北京地区的中小学生,均可免费得到一个月的网上学习时间。在4月23日上午8点到11点的短短3个小时里,就有1.8万余名同学登录北大附中网校学习。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同中国21世纪电子商务学校,开设免费学习电子商务课程教育,5000人的注册名额在短时间内爆满,咨询电话络绎不绝。这一切都为电子商务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机遇。

2.2.4通过网络电话和视频会议来办公

不少网络业公司在非典时期采取了在家上班(SOHO)的政策。为了适应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北京市外经贸委一方面调整政府办公方式,将能够上网的工作,都放到网上进行;另一方面,力促外贸企业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一大批企业因此紧急购买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原先用在频繁的商务旅行上的花费,让位于远程视频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3 非典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1 当前电子商务存在的不足

非典给中国电子商务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对企业信誉、物流、安全、支付、服务质量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严峻的考验。

3.1.1 信用问题。从商家来说,虚假宣传、违法有奖销售服务、不履行售后服务约定时有发生;从交易的过程说,完成一件交易涉及到商品供应地、销售商、银行和邮递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交易便无法完成,而很多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去找谁解决。

3.1.2 物流问题。在物流方面,虽然我国邮政的参与使电子商务物流状况得到了改善,但绝大多数商家仍然采用自营的方式,物流链对于非典期间突然增大的交易量明显准备不足,因而无法保证物流的及时与通畅。同时一些商家过于广泛的产品线,也使销售成本成倍增加,使网上消费者经常遇到交货延迟的现象,而且配送的费用较高。我国国内还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全国性的货物配送企业,配送销售组织没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备的配送管理系统,这无疑影响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3.1.3 安全问题。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互联网上用户及商户身份确认及认证;互联网上的交易和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保护站点及企业网抵抗黑客的攻击。不仅商家和消费者面临网络安全问题,国家的经济、文化安全也面临挑战。

3.1.4 支付问题。在某知名网站目前支持的几十种国内银行卡在线结算中,大约只有80%能做到实时结算,而且在线结算让商户承担的费率也过高。还有不少银行卡使用很不简便。银行结算网络系统出现问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1.5 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准备不足。我国电子商务服务面还太窄,能够提供全面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太少。一些基础设施虽然可以用,但距离先进的水平差距还很大。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将企业网站与内部的商业运作简单的集成在一起,真正使用互联网进行采购和销售的企业数量不多。

专业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既要求企业通过外部网实现与供应商、客户的信息交流,又要求企业能完成内部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改造,进行企业结构、业务流程的重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涉及管理体制改造问题。而目前许多传统企业的现状是:资金投入能力差、内部信息化不完备、缺少电子商务人才、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甚少。

3.1.6 政策问题。应该说,近几年政府在对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支持是很大的。但给电子商务在商业发展方面的机会,与传统商业企业相比,还显得不够。比如,对电子商务企业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的限制较多,而且有时令出多门,使人无所适从。很多在超级市场里面可以正常销售的商品,上网销售就受到种种限制。一些电子商务依赖的电信、网络基础行业,有关政策含糊不清、人治而不是法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3.2 非典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非典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人们在充分体会网络的便捷和高效后,将更加依赖网络,更倾向于诸如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网络电子服务。家庭电脑将会更迅速地普及,网络生活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快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中去。这不仅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商家盈利模式的相应变革。

非典的冲击无形中拓宽了交易渠道,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企业从根本上减少对传统商务活动方式的依赖。电子商务真正的收获不是非典时期带来多少营业额和客户,而是非典过后这些业绩如何保持并发扬光大。这次非典客观上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更多网民、企业和经商者形成对电子商务的认同。非典也促使政府和每个企业反思:如果再遇上像非典这样突如其来的危机,应该采取怎样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应对。

3.3 电子商务在非典时期的作用

电子商务在非典时期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业务的大量增长;二是有效减少了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有利于非典疫情的控制,对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以及疫区国际形象的恢复起到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三是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4 促进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4.1 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在非典期间才开始采用电子商务手段的企业,首先要固化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习惯,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入,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经营手段;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调整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期望值,防止盲目投入。

毕竟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只是工具,是借助于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新的经营方式,它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只能帮助企业在营销环节上更具竞争力,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无法代替以人为本的经营活动。只有不断拓展业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发展电子商务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吸引客户,带来商家和消费者通过网络互动的良性循环。

3.4.2 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支撑环境。外部支撑环境主要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的规范和标准、安全可靠的认证体系和支付系统、强大的网络环境等。

对于电子商务运营商来说,一方面是要不断扩大经营品种,提供更多更好的电子商务产品(如电子商务平台等);二是要不断优化、完善客户服务,总结和发展适合中国网民的客户服务规范;三是要利用不断完善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和经商者提供更简便、全面的电子商务服务。

中国的电子商务应借此契机,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电子商务联盟,加速完成信息化。政府实施政策引导,对于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如外贸、银行、证券、教育、民航等,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应尽快出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框架,并根据总体框架创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与保障机制,如相应的技术标准、专门的政策与法规、电子支付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等。

此外,电子商务没有空间的阻隔,但是它的发展同样存在地区差异。由于非典,一些非中心地区与中心城市一起开拓电子商务,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可喜的现象。在今后的发展中,非中心地区的政府部门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缩短本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一种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时尚的商业活动。它从包括企业竞争和运作、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教育及娱乐方式等各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相互交往方式和关于各种生活细节的思维和观念。

在非典时期,很多消费者、企业和经商者初尝电子商务,他们的体验,将有助于为中国的电子商务积累更多的消费群和企业、经商者用户。同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5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规范和改善电信、互联网业务的消费环境,推动扩大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上文化娱乐及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消费。” 由此可见,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网民互动之下迎来一个新高潮。

参考文献:

1. 黄学敏.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SAR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

Ma L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The SARS epidemic brings substantial impact to traditional business affairs,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electronic commerce. It becomes the focus of goverment and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is phenomen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ARS on electronic commerce, inquires into the effects and deficienci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 during the SARS time. Finally, the author gives some thought and suggestion to mak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 develop further more.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SARS) ;

Commercial Mode



上一条:电子商务----国外网上银行业务和手段的发展

下一条:电子商务----我国地级市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返回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 邮编:312000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宾客